http上传/下载文件时,Content-Disposition的使用
Content-disposition是 MIME 协议的扩展,MIME 协议指示 MIME 用户代理如何显示附加的文件。当 Internet Explorer 接收到头时,它会激活文件下载对话框,它的文件名框自动填充了头中指定的文件名。(请注意,这是设计导致的;无法使用此功能将文档保存到用户的计算机上,而不向用户询问保存位置。)
上传文件请求头
1 | 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 boundary=---+boundary(注1) |
a) 注1一般用系统时间(一串数字)来做为boundary值
b) 注1和注2前面的——不可省,它是做为分隔符存在的
c) 注2必须单独一行
d) 两个content-type,第一个告诉客户端我要用表单上传文件,第二个表示上传的文件类型
如果不知道文件类型的话,可以设为application/octet-stream,以二进制流的形式上传下载
e) –{boundary} http协议的Form的分隔符,表示结束的话在其后面加—,如注3
另外在每一段信息描述后要跟一个\r\n再跟文件数据,文件数据后面也要跟一个\r\n
f) 分隔符的标志:———7d是 IE特有的标志,Mozila为————-71.
g) 多文件上传必须用multipart/mixed
h) 微信中模拟上传永久素材时name值为media,应该是参数问题
例:
1 | String boundary =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注意:此处的\r\n一个也不能少
下载请求头
例: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 filename=FileName.txt
Content-Disposition就是当用户想把请求所得的内容存为一个文件的时候提供一个默认的文件名。格式如下:
1 | content-disposition= “Content-Disposition” “:”disposition-type *( “;” disposition-parm ) |
当然filename参数可以包含路径信息,但User-Agnet会忽略掉这些信息,只会把路径信息的最后一部分做为文件名。当你在响应类型为application/octet- stream情况下使用了这个头信息的话,那就意味着你不想直接显示内容,而是弹出一个”文件下载”的对话框,接下来就是由你来决定“打开”还是“保存”了。
Attachment:以附件的形式下载
例:当代码里面使用Content-Disposition来确保浏览器弹出下载对话框的时候。response.addHeader(“Content-Disposition”,”attachment”);一定要确保没有做过关于禁止浏览器缓存的操作。不然opera和firefox可以正常使用,而ie不能正常使用如下:
1 | response.setHeader("Pragma","No-cache"); |